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沁阳:野王纻器背后的传承创新故事

沁阳:野王纻器背后的传承创新故事

2024-08-0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野王纻器背后的传承创新故事

  从古代女子用的妆奁到现代人用的茶具,很多都用到了来自沁阳的古老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野王纻器。它从未远去,它就在我们身边。

  12月13日晚,央视十套《探索·发现》匠人·匠心(165),关注了野王纻器第四代、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华、靳丽萍、“漆艺三姐弟”的故事以及背后的匠心。

  非遗:野王纻器

  《探索·发现》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宏,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讲述的是漆器这一中国古老的文化符号,其中也重点讲述了来自沁阳的野王纻器。

陈来华创作的漆器作品《剔犀画觚》。

  节目中说,在河南沁阳还被称为野王的汉代,大漆与苎麻的结合,诞生了野王纻器。

  据悉,野王纻器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纻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贾贱而用不殊。”说的是野王这个地方,以葛布(即苎麻)、丝织品做胎而制成的漆器,经过装饰花纹和柿蒂纹扣器的镶嵌后,价值可抵十只铜杯,可见其贵重。

  野王纻器不同于其他漆器工艺,它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以天然大漆、麻布、丝绢等作为夹纻漆器的主要材料,在彩绘装饰内容上,用红、褐、金黄色绘以柿蒂放射式图案,传统传说故事等做主体的纹饰,镶嵌金银及铜镏金扣件,这种一度失传的漆器工艺,在陈家两代人的手中,完成了重生与蜕变。

  传承:至纯至美

  野王纻器,一雕一刻,一笔一画之间,都是匠人们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精力的见证。在每一道雕刻、每一笔勾勒中,流淌着他们的热情与执着,他们用漆这一古老的媒介绘制出万千图案。然而,时间如潮水般流逝,传统漆器工艺正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挑战,这些珍贵的技艺如今渴望着新一代年轻匠人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漆器早在春秋战国就曾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多种技艺断代失传。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野王纻器代表性传承人、沁阳市檀溪堂文化产业园负责人陈来华、靳丽萍夫妇为“野王纻器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1998年起他们开始恢复河内郡工坊漆器制作工艺,花了数年时间四处走访、学习,终于将野王纻器制作技艺恢复成功。

靳丽萍创作的漆器作品《野王纻器六子奁盒》。

  漆器奁盒是造型与功能完美结合的典型案例,汉代出土的众多漆器中,有单层漆奁,也有双层漆奁,根据盒内附带小盒子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六子奁、七子奁、九子奁和十一子奁。这些漆奁的设计非常巧妙,合理利用盒子内部的空间进行分类和归纳,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加简单和方便。

  陈来华、靳丽萍夫妇以汉代野王纻器制作技艺复原的六子奁盒,从制胎到成型历经了几十道工序,从一开始的做模、裱布到第一次的刮灰、打磨、刷漆,然后是第二次的裱布、刮灰、刷漆到脱胎,经过成型后的修形,又再一次刮灰打磨和刷漆后,还有彩绘、抛光等工序。这样如琢如磨产生的作品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群研修计划成果展”刚一亮相便得到专家一致肯定,在“传统工艺青年论坛”上亦备受关注,并最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他们在此基础上又借鉴学习了剔犀、雕漆等技术,将之充分融合在漆器的手工制作中,使获得重生的野王纻器传统技术应用更为广泛,更贴近生活,更具审美价值。

  发展:注入活力

  如今,陈来华、靳丽萍夫妇将漆器艺术传承给了三个子女——“漆艺三姐弟”。

  “漆艺三姐弟”均是名校毕业。陈俐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硕士毕业;陈柯宇,韩国国民大学空间设计专业硕士毕业;陈鹏宇,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漆画专业。

  据“漆艺三姐弟”中的大姐陈俐宇介绍,“漆艺三姐弟”是他们的艺名,“漆艺三姐弟”是父母对他们漆器传承的顶层设计,她学的是艺术管理工作,妹妹学的是设计,弟弟学的是制作,他们三人拥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是为了野王纻器制作技艺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

  据介绍,匠人需要准备好的材料,将升级好的生漆过筛提纯,再加上瓦灰等辅料,才能得到所需的漆糊。除此之外,布料是影响漆器的另一个原料,与其他漆器不同,野王纻器用的是苎麻布,用这种布料制成的漆器不易变形,而且更加轻便。

  髹漆是一道极为考验技艺的工序,如果漆层刷薄了,会造成漆面不均匀,如果刷得太厚,漆面则会因为干燥时间过长而泛起褶皱,从漆到器,有时需要经过百余次的涂抹和晾干,周期长达一年甚至几年,这是繁复而枯燥的工作,这三个年轻人却觉得是一场修心过程。

  “髹漆也是修心,你不能太急躁,也不能太过于放缓,你要随着漆的气质来进行髹漆的动作,如果能静下心来,反复地去练习,那这个漆面肯定也是光净如新的。”陈俐宇介绍。

  在传统工艺里,辅助漆器的内胎只能使用一次,但经过陈家人的改良,如今内胎与新胎能够得到无损分离,能够多次使用的内胎,成为每个特定器型的标准化模具,适应了当下的生产需要,也让“漆艺三姐弟”对野王纻器的创新推广产生了信心。

  三位匠人各扬其长,将不同的学识与独特的才华注入野王纻器这门古老手艺的传承和创新之中。他们继承了这门艺术的精髓,将其带出了河南,展示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野王纻器独有的艺术风采。

  如今,陈俐宇在北京开了一间工作室,不大的园区内,更为深入的融合是这些年轻人正在探索的方向。像陈俐宇新研发出的首饰包括戒指等,她跳出首饰又做出了茶具等,让野王纻器走进大众生活,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和我们的生活撞个满怀。

  每一笔大漆,每一笔工艺,都深刻昭示着匠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对技艺的坚守,对文化传承的珍视,陈家两代人的的灵巧之手和智慧之心,令野王纻器展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

显示全文